地下水:科學家如何研究其污染和可持續(xù)性
含水層是指含有水分的多孔巖石,從中可以提取水(信息圖表:Adriana Vargas/原子能機構)。
什么是地下水?
地下水是指在地下發(fā)現(xiàn)的水。水隱含在巖石和沉積物內的裂縫和空隙中,形成在所謂“含水層”中貯存的地下水源。取決于地下水特性和含水層類型,地下水可通過抽水井抽取,用于灌溉、飲用、工業(yè)供水及其他人類活動。
含水層是如何形成的?我們?yōu)槭裁磻撁髦堑厥褂煤畬樱?
地下水是水循環(huán)的一部分。降雨后,一些水滲入土壤,并在重力作用下,通過底土不斷向下滲透,直到最終被稱為滯水層的密實不透水巖石阻隔。許多含水層與河流和其他地表水體相通,并在枯水季由這些水源補給。在豐水季,這種情況相反,地下水回流進入河流和湖泊,對其進行補給。

含水層是水循環(huán)的一個組成部分,其補給率取決于降雨量等因素(信息圖表:Adriana Vargas/原子能機構)。
含水層的補給速度取決于補給發(fā)生地點的氣候和環(huán)境。在降雨量低的地區(qū),含水層可能需要幾個世紀才能得到補給。相反,在降雨量高的地區(qū),淺含水層可能幾乎立即得到補給。因此,氣候變化導致干旱更嚴重,但也導致局部降雨更猛烈,影響到含水層的補給速度,并進而影響到人類能夠可持續(xù)地使用的地下水量。
農業(yè)和工業(yè)等人類活動以超過含水層補給速度的規(guī)模高強度使用地下水可能不僅危及含水層的完整性(含水層若被抽干就會有坍塌的風險),而且還可能危及人類可使用的全球水量,因為地下水是世界可用淡水資源的一個重要部分。
此外,地下水可能并非總是足夠清潔,可供人類利用。在地表進行的人類活動,如污水處理以及殺蟲劑和肥料(包括動物糞便)的過度使用,是地下水污染的主要來源。因此,了解污染物的來源是解決水質問題的第一步。
什么是同位素?同位素如何幫助科學家了解水?
水分子由氧原子和氫原子組成。同一化學元素的原子的一些變體即同位素可用于研究水循環(huán),包括地下水。
同位素是同一元素的具有相同質子數(shù)但不同中子數(shù)的原子。
利用不同的“同位素”技術測量同位素的數(shù)量和比例,并追蹤它們在環(huán)境中的起源、歷史、來源和相互作用。
水具有不同或獨特的同位素“指紋”或“同位素特征”,這取決于其來源??茖W家對同位素進行分析,沿著水在水循環(huán)中的途徑追蹤水的流動情況和污染源。
科學家如何利用同位素確定地下水是否被過度使用?
在大規(guī)模水體研究中,科學家利用同位素評定水量、水齡和來源,并確定人類的用水量是否可持續(xù)。
例如,地下水中天然存在的放射性同位素,如氚、碳-14和惰性氣體氦-3、氦-4和氪-81,可用于更好了解地下水年齡和地下流動的時間尺度。通過分析不同的穩(wěn)定和放射性同位素組合的濃度,科學家可以計算出含水層中水得到補給的準確時間、地下水流動有多快以及補給要多長時間。有了這些數(shù)據(jù),就可能確定例如某一特定地區(qū)的農業(yè)活動所需的地下水量是否因補給速度不夠快而無法長期維持灌溉需求。
科學家如何利用同位素研究地下水污染?
科學家使用特定的同位素,如氮-15、氧-18和硫-34來識別硝酸鹽和硫酸鹽等污染物。科學家還利用這些同位素來確定某一特定地點的地下水對人類使用是否安全。
例如,科學家可以確定受過量硝酸鹽污染水是被人類排泄物還是肥料污染。硝酸鹽離子由氮和氧組成,氮有兩種同位素,而氧有三種。這些同位素的比例在人類排泄物和肥料中是不同的。因此,根據(jù)這些同位素的差異便可確定污染源。了解污染物來源是解決水質問題和實現(xiàn)可持續(xù)水資源管理的一個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