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是贊比亞人的一個主要蛋白質來源,目前兩個新的豇豆品種正在推出,以顯著提高農民和當?shù)厣鐓^(qū)的豇豆產量并改善其生活品質。豇豆是一種主要在非洲種植的豆科植物,其新品種成熟較早,因此需要的水較少,從而能夠更好地抵御干旱。在干旱條件下,它們的產量高于當?shù)仄贩N,而且在面對某些病蟲害時,它們的表現(xiàn)也比當?shù)仄贩N好。利用核技術開發(fā)的這些豇豆品種的種子將于2020年底提供給農民。
原子能機構與聯(lián)合國糧食及農業(yè)組織(糧農組織)合作,利用核科學努力改善全球糧食安全。通過這種伙伴關系,利用核技術開展植物育種計劃,從而培育出更多具有改良特性的作物。
“包括贊比亞在內的非洲大部分地區(qū)的作物生產受到高溫、干旱、病蟲害的阻礙,以至于一些農民無法種植足夠的糧食?!奔Z農組織/原子能機構糧農核技術聯(lián)合處植物育種家和遺傳學家FatmaSarsu說,“近年來干旱加劇,以及氣候變化的影響,正在擴大農民已經面臨的挑戰(zhàn)。通過植物育種開發(fā)改良作物品種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一個途徑?!?/p>
這兩個名為Lunkhwakwa和Lukusuzi的豇豆新品種是利用輻照技術培育出來的,這種技術可以加快植物產生遺傳變異的自然過程。這些作物目前正在進行繁育,種子將在2020年11月分發(fā)給800名農民種植。
“我們主要針對的是該國干旱地區(qū)的農民, 由于極端干旱的條件, 他們近年來難以種植足夠的糧食?!辟澅葋喆髮W植物科學系講師KalalukaMunyinda說,“這些農民面臨的挑戰(zhàn)是我們需要通過突變育種來解決的關鍵問題。此外,由于這些新品種對疾病的耐受性也更強,我們正計劃最終在多雨區(qū)種植這些品種,因為疾病造成的產量損失對農民的威脅更大。”
為了滿足農民對所需作物特性的需求,糧農組織/原子能機構設在奧地利塞伯斯多夫的農業(yè)和生物技術實驗室的科學家們對當?shù)仄贩N的種子進行了伽馬射線照射,誘導其基因組成發(fā)生變化。之后,經過輻照的種子被送回贊比亞,在那里的試驗田里種植,以觀察它們在當?shù)貤l件下的特性。在試驗過程中,農民們和科學家一起努力選擇改良植物。
“在2018年至2020年的兩年里,我們受到了嚴重的干旱影響,這里的農作物表現(xiàn)不佳,但現(xiàn)在我們有了在降雨量少的情況下表現(xiàn)良好的品種?!辟澅葋喣喜科?zhèn)惗诺貐^(qū)的一位農民說,“最初,我們只有一個晚熟的豇豆品種,但現(xiàn)在我們有機會獲得早熟的新品種。我們希望通過增加社區(qū)種植品種的數(shù)量,建立一個具有氣候適應能力的社區(qū)。”
該項目有望帶來糧食安全的提高,以及農民收入的增加?!霸谝恍┑胤?,新品種的產量比親本品種高出10%,這意味著農民不僅能種植更多的糧食,還能增加收入?!盡unyinda說,“這些品種對子囊菌枯萎病等病害也有較強的耐受性,這些病害嚴重抑制了一些地區(qū)的產量。因此,我們有望在增加糧食供應和改善營養(yǎng)方面提高國家糧食安全?!?/p>